水泥行业末日狂奔?2025上演惊天逆转!

author 阅读:89 2025-03-22 10:12:51 评论:0

核心观点:水泥行业的“龟兔赛跑”

国泰君安发布研报,将当前水泥行业的供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场“龟兔赛跑”。供给端的优化,如同步履稳健的“乌龟”,在错峰生产和产能优化方面不断努力,但其成效却被需求端快速下滑的“兔子”所掩盖。 报告预测,2025年或将迎来“龟兔赛跑”的决胜时刻。届时,即使需求端仅仅呈现下跌放缓的弱复苏态势,供给侧的优化成果也有望转化为更稳定、更高的盈利中枢。此外,煤炭价格的让利趋势以及年初水泥行业低库存、高售价的特点,也为盈利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。 预计行业改善的节奏将从长江流域逐渐向全国范围扩散。

国泰君安的主要观点

供给端:水泥行业的“龟速”优化

国泰君安认为,水泥供给端的优化如同“乌龟”般持续发力。2022-2023年,虽然政策性错峰天数增加,但规划周期较长,季度约束较大,效果有限。 2024年,行业首次进入常态化和差异化错峰的新阶段,错峰减产的决策周期缩短,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旺季错峰。这种差异化错峰的方式,更好地协调了不同竞争力的企业共识,跨区域联动也开始增加。 然而,需求端的超预期下滑掩盖了这些进展的积极影响。

超越错峰的产能产量优化政策也在积极推进中。 预计2025年,产量管控或将迎来以省为单位、以月为维度的监管探索,这将有助于增强错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,降低错峰落实的难度。 中长期来看,碳排放配额的纳入以及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也在推进中,将进一步优化行业产能结构。

需求端:水泥行业的“兔式”下滑与企稳预期

国泰君安将水泥需求比作“兔子”,认为其在经历了超速下滑后,有望企稳。 该行以产业链负债表为视角,观察到房地产和基建分别在2022-2023年和2024年成为拖累水泥实物量需求下滑的核心因素。 目前,产业链中仅剩建筑行业尚未进入缩表拐点附近,由此可以推断,本轮实物量周期下滑的企稳拐点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。

从最下游的基建主体和地产主体来看,2024年全年都呈现出低基数的特征。 从月度视角来看,建议关注年内3月和6月的需求节奏。 这两个月份是2024年需求下滑加速转向的核心月份,因此也将是2025年基数走向占优的核心月份。

盈利修复:“龟兔赛跑”的决胜时刻

国泰君安认为,随着行业错峰效果的提升,即使需求端无法完全止跌,只要需求跌幅放缓符合产业预期(该行观察到产业预期在5%-10%的全年下滑),就有可能实现盈利能力的改善。 因此,盈利的确定性逻辑强于量的逻辑。 目前,水泥行业的盈利水平极低,只需相对小幅的价格修复,就能为企业盈利贡献可观的弹性。

煤炭行业在2025年初已经呈现出让利趋势。 在格局改善的假设下,行业对煤炭让利的留存可以保持乐观。 2025年开年,行业库存同比显著下移,减少了稳价的阻力。 华东地区需求量大、价格低、物流强,一旦华东或长江沿线体现出明显的盈利信心修复,有望将该共识向全国扩散,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修复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