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M爆火:Solana鏈上革命是機遇還是泡沫?

author 阅读:6 2025-05-19 16:37:23 评论:0

一夜之間,「互聯網資本市場 (Internet Capital Markets, ICM)」的敘事像病毒一樣在加密社群裡蔓延開來,彷彿找到了鏈圈下一個風口。以 Solana 生態的 Believe 平臺為首,一堆項目方和加密 KOL 們搖旗吶喊,誓要將「Believe in something」變成新牛市的聖經。但稍有經驗的幣圈老韭菜恐怕都會心生警惕:這玩意兒,靠譜嗎?會不會又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概念炒作?

「互聯網資本市場」:一場草率的金融革命,還是一次泡沫堆砌的幻夢?

Solana 的野心:從「鏈上納斯達克」到「萬鏈皆可發」?

Solana 早年喊出要做「鏈上納斯達克」,想在區塊鏈上複製傳統金融市場的效率。速度上,Solana 確實有兩把刷子。但問題是,當「資產發行」變成加密領域最吸睛的故事,僅僅提供交易速度的 Solana,就顯得有些索然無味了。想像一下,你手握一把法拉利鑰匙,結果發現賽道上擠滿了連車殼都沒噴漆的拼裝車,這速度還有意義嗎? 經歷了 Pumpfun、Timefun、Clout 等一堆短命項目的試水,Solana 的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確適合搞全球化的去中心化資本市場。但這個「資本市場」,到底是要複製納斯達克的模式,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?我個人對 Solana 試圖打造的 ICM,持保留態度。現在的加密市場,最不缺的就是交易場所,缺的是真正有價值的資產。如果 Solana 只是想讓更多空氣幣在鏈上「絲滑」地歸零,那這種「創新」不要也罷。 Solana 基金會主席 Lily Liu 倒是對 ICM 充滿了熱情,到處宣講 ICM 的宏偉藍圖: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全球金融基礎設施,讓全球幾十億網民都能參與資產交易,打破傳統金融的壁壘。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且不說監管問題,就連傳統金融機構都在努力解決的反欺詐、資訊不對稱等問題,在鏈上只會被無限放大。指望 ICM 能一蹴而就地解決所有問題,恐怕過於天真。 Superteam 的 Akshay BD 倒是提出了一個更有意思的觀點:企業可以直接「在互聯網上」上市,接觸到十幾億持有私鑰的投資者,用資金為自己期望的未來投票。這個願景聽起來很美好,但仔細想想,這不就是 ICO 的翻版嗎?ICO 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?缺乏監管、資訊披露不透明、項目方跑路……這些問題在 ICM 時代依然會存在,甚至會變本加厲。与其說是「為自己期望的未來投票」,不如說是「為項目方的營銷能力買單」。

Believe 的喧囂:一場推特上的代幣狂歡

看似去中心化的發射臺,實則是誰在收割情緒價值?

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 AI 發幣平台 Virtuals,搞了個積分打新機制 Genesis,讓用戶通過買幣、質押等方式攢積分,然後獲得參與新項目發行的資格。這套路,說白了就是變相的 IEO(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),換湯不換藥。Virtuals 好歹還專注在 Crypto+AI 賽道,但真正引爆市場的,是 Believe 這個更野的平台。前身是個社交影響力資產化平台 Clout,現在改名叫 Believe,slogan 也改成了更具煽動性的「Believe in Something」。簡單來說,你只要在推特上 @launch 加上代幣名,就能發一個幣。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?沒錯,這就是 meme 幣發射器的升級版。 Believe 自從四月底上線以來,簡直像打了雞血一樣,數據好看得嚇人。一堆 Solana 生態的頭部項目和創始人紛紛站台,收入也是蹭蹭往上漲。根據 Believescreener 的數據,過去 24 小時收入預估高達幾百萬美元,其中創作者收入佔一半。但這些收入,真的是來自「價值創造」嗎?我看未必。很大程度上,這些錢都是後來者的 FOMO(Fear of Missing Out,錯失恐懼症)情緒貢獻的,是擊鼓傳花的遊戲。 隨著 Believe 的平台幣 LaunchCoin 暴漲,平台上發射的其他代幣也跟著沾光,被劃歸到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的概念裡。但這些代幣,真的比 Pump.Fun 上的 meme 幣更有價值嗎?可能唯一的區別就是,它們多了個「實際產品」的幌子。但這些產品,有多少是真正解決了用戶痛點,創造了實際價值的?恐怕大部分都只是為了發幣而強行拼湊出來的吧。真正有價值的創新凤毛麟角,更多的是投機。 Believe 這種模式,本質上就是把「相信」變成了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。你可以相信任何東西,只要有人願意為你的「相信」買單。但問題是,這種「相信」能持續多久?當市場情緒退潮,當沒有人願意再接盤,這些建立在「相信」之上的代幣,最終會走向何方?恐怕只有歸零一條路吧。

ICM 概念幣的浮光掠影:一場高風險的投機遊戲

目前,ICM 概念的龍頭無疑是 Believe 平台的平台幣 LAUNCHCOIN。但說實話,Believe 和之前的代幣發射平台在技術上並沒有任何本質區別。你有一個想法,在 X 平台上 @launchcoin 並附上代幣名,就能創建一個代幣。如果有人相信你的想法,就會購買你的代幣。作為創建者,你可以提取費用,用於將想法付諸實踐。這聽起來很美好,但實際上,這和在眾籌平台上發起一個項目,然後承諾給支持者回報有什麼區別?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,在 Believe 上發幣更容易、更快捷,但也更缺乏保障。

LAUNCHCOIN 目前市值高達 2.35 億美元,24 小時漲幅高達 220%。這種漲幅,讓人既眼紅又心驚。眼紅的是,如果當初all in,現在可能已經財富自由;心驚的是,這種建立在情緒之上的暴漲,隨時可能崩盤。畢竟,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,幣圈的財富神話,往往伴隨著血本無歸的風險。

BSCREENER:一個看板的暴富神話,還是曇花一現的笑話?

BSCREENER 是 BelieveScreener 的平台幣,BelieveScreener 是一個 Believe 的看板平台,由 @nanowisp 發起。他表示代幣交易費用將用於支付網站和託管成本。沒有代幣效用,沒有獎勵機制,也沒有路線圖——只是一個簡單的代幣來幫助維持項目運行。這種「坦誠」,反而吸引了一批投機者。但說實話,這種連創始人都承認沒有任何價值的代幣,真的值得投資嗎?

目前 BSCREENER 市值達 1360 萬美元,24 小時漲幅達 2500%。這種漲幅,已經不能用「瘋狂」來形容了。但這種建立在純粹炒作之上的暴漲,又能持續多久?當熱情退卻,當沒有人再關心 Believe 上的新項目,BSCREENER 的價值又在哪裡?恐怕最終只能淪為一個無人問津的看板,然後靜靜地躺在你的錢包裡,提醒你曾經犯下的錯誤。

DUPE:平替工具的代幣化,真能顛覆電商巨頭?

DUPE(Deal Unlocking Price Engine)是一個「尋找平替」的工具,由 @nikitabier 和 @ghoshal 提出。你只需在任意商品頁面鏈接前加上「dupe dot com」,系統就會自動幫你找到更便宜的相似商品。這個想法聽起來不錯,但實際上,類似的工具已經有很多了。DUPE 的優勢在哪裡?是演算法更精準?還是數據庫更全面?如果沒有明顯的優勢,僅僅靠著「代幣化」的概念,真的能顛覆電商巨頭?

目前 DUPE 市值超過 5000 萬美元,24 小時漲幅達 30%。但這種漲幅,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對「平替」概念的炒作。當用戶發現 DUPE 並不能真正幫他們省錢,或者發現有更好用的平替工具時,DUPE 的價值又在哪裡?

AURA:掃描現實世界的能量,就能掃出財富自由?

AURA 是 Aurascope 的平台幣,Aurascope 是一款相機優先的移動應用程式,用戶可以掃描現實世界的物體、地點和人物,以了解它們如何影響你的能量,跟踪你的每日得分,增加你的收藏,並與朋友競爭以與周圍環境保持同步,並且會獎勵在平台上發帖的貢獻者。這描述,簡直玄乎到了極點。掃描物體就能了解能量?這不是偽科學嗎?這種基於偽科學概念的應用,真的能吸引用戶?

AURA 當前市值為 900 萬美元,24 小時漲幅 800%。這種漲幅,讓人懷疑是不是有莊家在背後操縱。畢竟,這種基於偽科學概念的代幣,很難讓人相信它有真實的價值。

BUDDY:AI 助理的炒作,能否拯救江河日下的内容創作?

BUDDY 是由 @AlexFinnX 推出的 CreatorBuddy 平台幣,CreatorBuddy 是一個擁有你 X 平台發文權限的 AI 助理。你可以問它任何和你過往內容相關的問題。功能包含 8 個 AI 工具:內容教練、演算法分析、內容創作、回復助手、賬號研究、歷史回顧、大腦轉儲與靈感激發。這聽起來很強大,但實際上,現在的 AI 助理已經多如牛毛了,CreatorBuddy 的優勢在哪裡?是更懂你的內容?還是更能提高你的效率?如果沒有明顯的優勢,僅僅靠著「AI」的概念,恐怕很難在市場上脫穎而出。

BUDDY 當前市值為 1200 萬美元,24 小時跌幅為 4%。這或許說明,市場已經開始對 AI 概念的炒作感到疲倦。畢竟,AI 技術的發展,需要時間的沉澱和實際的應用,而不是靠著炒作概念就能成功的。

FITCOIN:虛擬衣櫥的誘惑,能否讓你的舊衣服變成真金白銀?

@fittedcloset 是一個由 AI 驅動的虛擬衣櫥應用,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衣服,搭配造型,轉售閒置,還能和朋友分享。目前已超 30 萬下載、3 億+社媒瀏覽量,平台已上傳超 100 萬件服飾。這個想法聽起來很有趣,但實際上,類似的應用也已經有很多了。FITCOIN 的優勢在哪裡?是 AI 搭配更智能?還是轉售平台更便捷?如果沒有明顯的優勢,僅僅靠著「區塊鏈」的概念,真的能吸引用戶?

FITCOIN 目前市值接近 700 萬美元,24 小時漲幅 96%。但這種漲幅,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對「可持續時尚」概念的炒作。當用戶發現 FITCOIN 並不能真正幫他們賣掉舊衣服,或者發現有更好用的二手交易平台時,FITCOIN 的價值又在哪裡?

此外,Believe 平台上還有短視頻 App Giggles,用戶互動可獲得加密獎勵;幫助開發者「可視化理解並對話代碼庫」的工具 SuperFriend;無需流動性支持的預測市場平台 PNP;專注於 AI 格鬥訓練、提供個性化訓練計劃的應用 Kayyo;可生成超寫實 AI 網紅的工具 CreatorGen;整合多個頂級 AI 工具於一體的 NinjaChat 等不同應用,它們都在 Believe 上發行了自己的代幣。但這些項目,有多少是真正解決了用戶痛點,創造了實際價值的?恐怕大部分都只是為了發幣而強行拼湊出來的吧。

ICM 的真命題:誰來終結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?

儘管 Believe 的炒作讓 Launchcoin 的市值不斷膨脹,但社群裡質疑的聲音從未停止。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會不會只是又一場代幣泡沫?就像去年底那波 AI Agent 的熱潮一樣,空有概念,沒有落地,最終只剩下資金和流量的狂歡?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。幣圈的歷史告訴我們,缺乏監管和有效約束的創新,往往會淪為投機者的樂園,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
「自由」的陷阱:發行門檻的缺失,是創新還是縱容?

Akshay BD 認為,加密世界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降低資產獲取門檻的問題。無論你身在何處,只要有一個手機 App 和一點穩定幣,就能自由地投資任何鏈上的資產,不再需要繁瑣的銀行、券商系統,也不需要等待數週開設離岸帳戶。這種「自由」的可及性,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是不可想像的。但這種「自由」真的是一件好事嗎?當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發行代幣,當流動性可以瞬間湧入,投機者蜂擁而至,真正有價值的資產又該如何脫穎而出?

傳統市場的證券發行有著嚴格的門檻、流程和資訊披露機制,這些機制雖然繁瑣,但卻能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利益。而在鏈上,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發幣,這種「高度自由」的發行機制,反而讓真正具備價值的資產更難以被發現。這就像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,劣質的代幣靠著炒作和行銷吸引眼球,而真正有價值的項目卻默默無聞。這種現象,是對「創新」的諷刺,也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。

優質資產的代幣化:一場理想主義的豪賭?

Akshay 認為,構建一個讓「優質資產」也能以同樣便捷方式發行的系統,是 Solana 下一步需要考慮的事情。換句話說,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的最終目標,不應該是「誰都能發一個幣」,而是「讓那些原本難以發行、難以接觸的好資產,變得觸手可及」。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美好,但問題是,誰來定義「優質資產」?由誰來把關?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評估和監管機制,所謂的「優質資產」,很可能只是項目方自說自話的噱頭。

誰能定義「結構性需求資產」?監管真空下的灰色地帶

背後的判斷標準一是資產是否能從當下特殊的經濟/地緣環境中受益,二是是否難以通過傳統券商和銀行買到。如果這兩個條件都滿足,那它就有理由被「代幣化」。但這種判斷標準,存在很大的主觀性。什麼是「特殊的經濟/地緣環境」?什麼又是「難以通過傳統渠道買到」?這些定義都非常模糊,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。

比如說,過去十年,美元之所以成為鏈上主權資產的霸主,不是因為它技術上容易代幣化,而是因為全球用戶對抗本國法幣貶值時,別無選擇。比特幣在 2010 年代的崛起,同樣也是一種「環境套利」——以貨幣超發背景下的去中心化對衝資產自居。但這些案例都具有其特殊性,並不能簡單地套用到所有資產上。如果我們不能識別出真正具有「結構性需求」的資產,並通過鏈上發行實現「自由獲取」,那麼所謂的 ICM,就只是一場空談,一種虛無的敘事。

Believe 的實驗:通往 ICM 的荊棘之路?

從這個角度看,Believe 和 LaunchCoin 也許只是一個開端,一種原型,一場帶有明顯娛樂性和泡沫色彩的「實驗性破口」——它未必能留下價值沉澱,但它試圖打通的機制路徑,確實是未來一部分資產要走的必經之路。最終,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不會是所有人隨便發個幣,而是所有人都能方便地買到好資產。但要實現這個目標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監管的完善、技術的進步、市場的成熟,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。在這些條件具備之前,ICM 仍然是一個充滿風險和挑戰的領域,需要我們保持警惕和理性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